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是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那么该校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完整版的学科评估名单吧。
【202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首先,由于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表现吧: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228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1008 | 中药学 | A+ |
2 | 10228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1005 | 中医学 | B+ |
3 | 10228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1006 | 中西医结合 | B |
4 | 10228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1007 | 药学 | B- |
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共计4门学科入选,其中1个一级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具体如下:
A+:中药学
B+:中医学
B:中西医结合
B-:药学。
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详情】
目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现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31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6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并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中药学、药物制剂和针灸推拿学)和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中医学)建设点。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学科排名并列第一、中医学学科排名并列第四,成为全国获评“A+”学科的三所中医药院校之一。
【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 | 学科级别 |
中药学 | 一级 |
方剂学 | 二级 |
中医妇科学 | 二级 |
中医内科学 | 二级、培育 |
(省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 | 学科级别 |
中药创新药物 | 学科群 |
中药学 | 一级 |
中医学 | 一级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一级 |
药学 | 一级 |
中医内科学 | 二级 |
中医外科学 | 二级 |
中医妇科学 | 二级 |
中医骨伤科学 | 二级 |
针灸推拿学 | 二级 |
康复医学及理疗学 | 二级 |
中医基础理论 | 二级 |
中医临床基础 | 二级 |
中医医史文献 | 二级 |
方剂学 | 二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 | 学科级别 |
中医基础理论 | 二级 |
金匮要略 | 二级 |
中医史学 | 二级 |
方剂学 | 二级 |
中医内科心病学 | 三级 |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 | 三级 |
中医血液病学 | 三级 |
中医老年病学 | 三级 |
中医皮肤病学 | 三级 |
中医妇科学 | 二级 |
中医眼科学 | 二级 |
中医康复学 | 二级 |
针灸学 | 二级 |
推拿学 | 二级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二级 |
中药化学 | 二级 |
中药炮制学 | 二级 |
中药鉴定学 | 二级 |
临床中药学 | 二级 |
中医预防医学(培育) | 二级 |
中医药工程学(培育) | 二级 |
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药学
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是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始于1954年创建的黑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黑龙江中医学院成立;1996年5月3日更名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并入。目前已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有教职工4044人(校本部845人),有专任教师1121人,博士生导师164人,硕士生导师610人。现下设16个学院、14个附属医院(4个直属)、1个中医药研究院、1个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26个教学医院和70个实习基地。设有27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法等5个学科门类。
【王牌专业名单】
(2019-2021年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国家级+省级))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药物制剂、针灸推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