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资讯

2023年青海文科多少分能上211大学?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表

高考资讯 2023-07-24 15:18:14

211学校代表的是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很多人理想的目标,那么2023年青海高考文科多少分能上211大学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690183165.jpg

2023青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211大学

 由于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还未公布,因此我们暂且只能参考2022年的录取分数线对2023年进行预测,等到分数线公布以后,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的,敬请关注。

 根据2022年全国211大学在青海省地区的录取数据来看,2022年青海高考的文科生成功报考211大学的最低录取成绩为413分,对应位次为4638位,由此可见,青海的文科生想要报考211大学,至少需要413分;

 以下是全国211大学在青海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表:

学校名称科目类型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
内蒙古大学(蒙汉双语授课)文科本科一批4025533
东北林业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13463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文科本科一批4174338
青海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343186
云南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452549
西藏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452549
延边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492331
新疆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502285
青海大学(预科班)文科本科一批4601842
苏州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641660
东北农业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701472
北京体育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701472
海南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731385
河海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741362
宁夏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7513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761296
南昌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781214
青海大学(藏汉双语授课)文科本科一批4801189
武汉理工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811161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文科本科一批4831121
上海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831121
中国药科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831121
中央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授课)文科本科一批4841084
暨南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851056
贵州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85105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861028
西北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8898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文科本科一批48995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文科本科一批491921
湖南师范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91921
大连海事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91921
辽宁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93863
长安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93863
郑州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94845
哈尔滨工业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95823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文科本科一批496806
中国海洋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97782
西南财经大学文科本科一批497782
复旦大学医学院文科本科一批502682
中南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02682
东北师范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03665
中国矿业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03665
西南交通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04647
西南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04647
山东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05629
吉林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05629
兰州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05629
北京中医药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05629
华东理工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06613
华南理工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0858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10552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11536
湖南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14490
中央民族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15480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文科本科一批516463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17453
重庆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19431
中国政法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19431
四川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26343
中央财经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34267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34267
西安交通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40224
中山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412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41218
厦门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43204
同济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57115
武汉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6290
南开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6480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6480
南京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7740
浙江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8328
中国人民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8525
复旦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9222
北京大学文科本科一批59812
清华大学文科本科一批61512


2023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一、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在填报志愿前,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考试成绩、兴趣爱好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方面。如果希望未来从事与生物相关的行业,就要选择与生物科学相关的专业。如果希望从事金融工作,可以选择会计、金融等专业。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更好地制定志愿填报策略。

二、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

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需要慎重考虑,了解不同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和优势,综合分析后再做出决定。此外,还需要了解所选专业的职业前景、薪资待遇等方面。

三、多方考虑参考

除了学校官网和招生简章,还可以通过校友以及亲朋好友等方式了解更多选校和报考信息。此外,报考考研或者其他赛事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了解。

四、提交志愿时细致认真

在提交志愿时,需要仔细检查各个选项的填写是否正确,确保每个志愿的学校和专业都是自己所需要的。同时,不要把自己的教育资源倾尽到关键的一所大学或专业上,应该在填报中考虑到其它合适的选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相关知识
精选知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