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考热门专业,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关注,因此大家很想了解,广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校都有哪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2023广西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序号 | 学校 | 地域 |
1 |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 南宁 |
2 |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 南宁 |
3 |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 桂林 |
4 |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 南宁 |
5 | 广西师范大学 | 桂林 |
6 | 广西大学 | 南宁 |
全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专业档次 | 办学层次 |
1 | 北京大学 | A++ | 世界一流专业 |
1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世界一流专业 |
3 | 复旦大学 | A++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3 | 山东大学 | A++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5 | 南京大学 | A++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5 | 河北大学 | A++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5 | 南京师范大学 | A++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8 | 清华大学 | A++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陕西师范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浙江师范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山东师范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福建师范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河南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湖南师范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武汉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南开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四川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山西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安徽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华东师范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江西师范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暨南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华中师范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9 | 北京语言大学 | A+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26 | 云南民族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扬州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中南民族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首都师范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天津师范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云南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延边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三峡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华南师范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河南师范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辽宁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浙江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东北师范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西南民族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广西师范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西北师范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新疆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黄冈师范学院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安徽师范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浙江工业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中南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汕头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温州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上海师范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26 | 兰州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52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52 | 广州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52 | 西南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52 | 湖北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52 | 青岛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52 | 南昌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52 | 宁夏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52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52 | 内蒙古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52 | 济南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52 | 中山大学 | A | 中国一流专业 |
63 | 北华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延安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吉首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天津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江苏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南通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湖北文理学院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郑州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西南交通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安庆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西北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齐齐哈尔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北方民族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苏州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黑龙江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贵州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华侨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淮北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赣南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长春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沈阳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绍兴文理学院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闽南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杭州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中国传媒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大连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鲁东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燕山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辽宁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长江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信阳师范学院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青海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吉林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中央民族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山西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东莞理工学院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阜阳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湘潭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上海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西华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重庆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云南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河北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海南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新疆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聊城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浙江工商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四川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63 | 宁波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116 | 曲阜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116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116 | 贵州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116 | 吉林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116 | 海南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116 | 台州学院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116 | 渤海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116 | 西藏民族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116 | 湖南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116 | 西华师范大学 | B++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简介: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由南宁师范大学和广东高州市港兴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
历史沿革:200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试办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2004年教育部确认办学资格,2005年通过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专项检查,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举办方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同步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办学定位:学院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力争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区域领先,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创建于2002年4月,原名为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2006年3月,教育部同意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现任董事长为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珍刚教授。
学院位于南宁市鹏飞北路1号,占地面积300亩,已建成的校园建筑面积13.84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完备,拥有多媒体教室76个、多媒体数字语言实验室15个、计算机公共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54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8个,教学仪器设备4530万元,教学用计算机1717台,图书馆藏书76.1万册,另有电子图书61万册,学院体育场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
经过13年的探索,学院的办学定位逐渐形成:充分利用学院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区域的区位优势及其依托的广西民族大学已经形成的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办学特色和优势,立足广西、背靠西南华南、面向东南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力争把学院办成在广西和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