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注意到了111计划,它的全称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能够入选该计划的学校不论是实力、声誉还是发展都备受外界认可。因此也是吸引了不少考生的目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有哪些111计划大学?
北京有哪些111计划大学?
北京111计划大学有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
以下为北京111计划全部院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 | 学校名称 |
1 | 北京大学 |
2 | 北京工业大学 |
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4 | 北京化工大学 |
5 | 北京交通大学 |
6 | 北京科技大学 |
7 | 北京理工大学 |
8 | 北京林业大学 |
9 | 北京师范大学 |
10 | 北京体育大学 |
11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2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13 | 北京邮电大学 |
14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5 | 华北电力大学 |
16 | 清华大学 |
17 | 中国传媒大学 |
18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9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20 | 中国农业大学 |
21 | 中国人民大学 |
2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23 | 中国政法大学 |
24 | 中央财经大学 |
25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111计划部分院校介绍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于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1937年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返回北平。1952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北京市海淀区。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2、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是一所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建设高校。校园占地面积为96.0151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底,教职工总数3394人,在校生总数25677人。学校下设18个院(系、部),72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位点,3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该校拥有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基地近百个。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时名北京航空学院,由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1959年学校被国家指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4月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A类名单。
什么是111计划?
111计划的全称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该计划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进程,该项目从2006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
“111计划”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进程。该项目由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目标,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范围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会聚1000余名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注: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如有变动,以官方最新消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