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湖北一直被誉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荆楚大地,起着承南启北之“作用”,在地理位置方面有着极大地优势所在。良好的经济基础也使得湖北省的高等教育资源优渥,所拥有的高校众多,是个名副其实的科教大省。其中湖北工业大学作为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有着良好的办学实力,那么该校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湖北工业大学完整版的学科评估名单吧。
【2023湖北工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首先,由于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湖北工业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表现吧: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822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B- |
2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1305 | 设计学 | B- |
3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1202 | 工商管理 | C+ |
4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814 | 土木工程 | C+ |
5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802 | 机械工程 | C |
6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C- |
7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C- |
8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 |
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湖北工业大学共计8门学科入选,其中2个一级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具体如下:
B-:轻工技术与工程、设计学
C+:工商管理、土木工程
C:机械工程
C-: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湖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详情】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特色,覆盖工、文、理、艺、经、管、法和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现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绿色工业发展和传统工业绿色化的战略需求,聚焦湖北省五大优势产业发展需要,持续深入实施以绿色工业为鲜明特色的“135+”学科发展战略。
现有1个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5个湖北省特色学科和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前1%,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力电子工程、生物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重点学科名单】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 | |
湖北省重点学科 | 优势学科 |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 |
特色学科 |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 | |
土木工程(0814) | ||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 ||
生物工程(0836) | ||
设计学(1305) | ||
重点(培育)学科 | 应用经济学(0202) | |
机械工程(0802) | ||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 ||
电气工程(0808) | ||
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 装备制造与检测控制 | |
生物与化学制造 |
【湖北工业大学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创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湖北工学院,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保研资格,2004年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文体和后勤服务设施;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800人,国家级人才25人(次),省部级人才157人(次)。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其中,成立有芯片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艺术产业学院等4个现代产业学院。现有56个本科专业招生:
【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特色专业)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批次 |
1 | 湖北工业大学 | 艺术设计 | 第二批 |
2 | 湖北工业大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第三批 |
3 | 湖北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第六批 |
4 | 湖北工业大学 | 生物工程 | 第六批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1 | 湖北工业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 | 湖北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3 | 湖北工业大学 | 环境工程 |
(其他重点专业)
教育部“卓越教师计划”入选专业(201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电子商务 | |
“教育部-欧特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2) |
数字媒体技术(2012) | |
建筑学(2013) | |
“教育部-西门子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4) |
湖北省品牌专业 | 测控技术与仪器(2006)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0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06)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0) | |
土木工程(2008) | |
生物工程(2004) | |
市场营销(2007) | |
艺术设计(2003) | |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 |
环境工程(节能环保) | |
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 | |
物联网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 | |
轻化工程(节能环保)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石化)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 | |
土木工程(建材、节能环保) | |
能源经济(新能源) | |
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环境工程(轻工清洁生产)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生物工程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土木工程 | |
建筑学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实验计划”入选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入选专业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1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6) | |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6) | |
制药工程(2017) | |
市场营销(2017) | |
汉语国际教育(2017) | |
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 |
电子商务(2018)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8) | |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7)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18) | |
测控技术与仪器(2018)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18) | |
环境工程(2018) | |
电子信息工程(2019) | |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9) | |
土木工程(2019) | |
制药工程(202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0) | |
住建部本科专业认证 | 土木工程(2013) |
建筑学(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