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现在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有关学科专业自然也是受到了广大考生以及家长的关注,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全国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哪些?
全国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
我们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排名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方面: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上海海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重庆移通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等。
以下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大学最新排名具体情况,以供大家参考: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 | 武汉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 | 重庆移通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2 | 厦门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全国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最好大学推荐
1、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为上海水产大学计算机学院。学院本着“创新、协同、开放”的办学理念,依托学校海洋领域学科优势,聚焦于海洋应用领域的核心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逐步形成了以智慧海洋、智慧渔业为特色的学科方向。
学院教育体系完善,学科特色明显,研究成果显著。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4个本科专业。学院先后与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开展国际合作办学。近年来,学院主持和参与了国家863、973计划、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数字海洋”示范区建设项目、国家海洋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年均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是以现代电子信息、通信理论与前沿技术为主导方向,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0人,其中教授66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26人,博士生导师101人,硕士生导师212人。学院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9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8人次,省部级人才40人次。现有在读本科生3300余名,硕士研究生1700余名,博士研究生300余名。
学院现有机构设置如下:电子技术系、通信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科学研究所、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教学基地有通信与信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虚拟仿真国家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
3、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是集遥感、测绘、空间信息工程技术于一体的信息和工程类学院。自1956年以来,经过当代中国测绘事业的开拓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奠基人王之卓院士和学术带头人李德仁院士、张祖勋院士、龚健雅院士等专家、学者60余年的辛勤耕耘,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始终名列前茅,向社会输送高级专门人才逾万人,被业界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测绘遥感领域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时空信息处理行业应用软件方向)面向地理时空信息设计与应用的软件产业前沿,紧跟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充分发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科和遥感学科特色优势,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将地理信息产业特色、测绘遥感前沿科技和软件工程的行业规律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促进深度产教融合与跨界人才培养。
4、电子科技大学
为了适应资源与环境相关学科与电子信息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将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服务于地球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培养一流的地球科学与电子信息交叉复合人才,电子科技大学于2012年1月新建了资源与环境学院,著名遥感专家李小文院士担任首任院长。
学院视人才培养为立院之本,集中优质资源为地球科学相关领域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学院现设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设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硕士生和博士生、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生和博士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