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位于首都北京,是一所以经、管、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相信很多考生对该校很感兴趣,将其作为自己的目标院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先来来看看北京工商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何。
2023北京工商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网上有消息称,北京工商大学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新增A类学科,综合实力有了突破性的提升。
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北京工商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如何: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北京工商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B |
2 | 北京工商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3 | 北京工商大学 | 工商管理 | B |
4 | 北京工商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C+ |
5 | 北京工商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 |
6 | 北京工商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C |
7 | 北京工商大学 | 理论经济学 | C- |
8 | 北京工商大学 | 法学 | C- |
9 | 北京工商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C- |
10 | 北京工商大学 | 新闻传播学 | C- |
11 | 北京工商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C- |
12 | 北京工商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C- |
注:据了解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北京工商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
北京工商大学于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商学院、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北京商学院前身是建于1950年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和建于1953年的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为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9年成立中央商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商科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隶属于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中国轻工总会。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创建于1982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
办学条件
北京工商大学校园总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其中阜成路校区21万平方米,良乡校区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88万平方米,其中阜成路校区20.25万平方米,良乡校区31.63万平方米。 学校设16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本科专业63个。
师资力量
北京工商大学有教职工1647人,其中专任教师109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00人,副教授48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含双聘院士2名,兼职教授2名),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杰青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青年长江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北京学者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6人,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人选3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1人、教学名师4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北京市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人选7人,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人,入选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2个、北京市教委创新团队20个。
教学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经济学、金融学、新闻学、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贸易经济、化妆品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高分子材料、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法学、应用统计学、信息工程、软件工程、酿酒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财务管理、化学、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产品设计、应用化学、应用统计学、生物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保险学、商务英语、机械工程、功能材料、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金融学
北京市特色专业:会计学、物流管理、贸易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法学、新闻学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金融学
北京市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试点:会计类专业群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