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起源于1903年创办的修业学堂,有着百年的历史积淀,现是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和雄厚的教学实力,相信不少考生对它也是很感兴趣,想知道湖南农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湖南农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网上有消息称,湖南农业大学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有一个学科获得了A类等次,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当然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湖南农业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如何: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湖南农业大学 | 作物学 | B+ |
2 | 湖南农业大学 | 园艺学 | B+ |
3 | 湖南农业大学 | 生物学 | B |
4 | 湖南农业大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B |
5 | 湖南农业大学 | 生态学 | B- |
6 | 湖南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B- |
7 | 湖南农业大学 | 畜牧学 | B- |
8 | 湖南农业大学 | 兽医学 | B- |
9 | 湖南农业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C+ |
10 | 湖南农业大学 | 公共管理 | C+ |
11 | 湖南农业大学 | 草学 | C |
12 | 湖南农业大学 | 水产 | C- |
注:据了解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湖南农业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
湖南农业大学办学起始于1903年10月8日创办的私立修业学堂,历经湖南省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湖南农学院等阶段。1951年3月,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为湖南大学农学院;同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4年3月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
办学条件
湖南农业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学校占地面积235公顷(约3525亩),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除土地外的固定资产总额达1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亿元,中外文印刷型图书200万余册。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科涵盖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等10大门类,开设本科专业80个,专科专业2个。
师资力量
湖南农业大学有在职教职工262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103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职工197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省级人才325人。有国家教学团队1个,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农业农村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3个,湖南省创新团队8个,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外聘教师中有“双聘”院士6人。
教学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动物科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动物科学、行政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动物科学、行政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英语、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茶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会计学、农林经济管理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农学、茶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物药学、水产养殖学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