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相较与南京广州经济发展上虽说略微靠后,但是教育发展却一直靠前,其源于武汉的的教育从清朝就开始发展了,其中张之洞功不可没,解放后武汉就是全国有名的科教强市,有以前遗留下来的科教财富,也有国家投入的,这也使得武汉成为我国的教育大省。其中武汉理工大学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有着极为雄厚的办学实力,那么该校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了解吧。

【2023武汉理工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武汉理工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从B-升为B+或者A-。(由于教育部还未公布详细的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因此仅供大家参考)
【武汉理工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 1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 |
| 2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 3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02 | 机械工程 | B+ |
| 4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23 | 交通运输工程 | B+ |
| 5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1305 | 设计学 | B+ |
| 6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202 | 应用经济学 | B |
| 7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 8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 9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14 | 土木工程 | B |
| 10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B |
| 11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 12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01 | 力学 | B- |
| 13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19 | 矿业工程 | B- |
| 14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24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B- |
| 15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35 | 软件工程 | B- |
| 16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37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B- |
| 17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1202 | 工商管理 | B- |
| 18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1301 | 艺术学理论 | B- |
| 19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 20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C+ |
| 21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C+ |
| 22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C |
| 23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301 | 法学 | C- |
| 24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C- |
| 25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833 | 城乡规划学 | C- |
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武汉理工大学共计25门学科入选,其中1个一级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具体如下:
A+:材料科学与工程
B+: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
B:应用经济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B-:力学、矿业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艺术学理论
C+: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C:仪器科学与技术
C-:法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
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武汉理工大学学科详情】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
【重点学科名单】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学科名单)
| 类别 | 序号 | 代码 | 学科名称 | 牵头单位 |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1 | 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院 |
| 2 | 824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交通学院 | |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1 | 802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电学院 |
| 2 | 80501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材料学院 | |
| 3 | 80502 | 材料学 | 材料学院 | |
| 4 | 80503 | 材料加工工程 | 材料学院 | |
| 5 | 82401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 交通学院 | |
| 6 | 82402 | 轮机工程 | 能动学院 | |
| 7 | 82403 | 水声工程 | 交通学院 | |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1 | 81902 | 矿物加工工程 | 资环学院 |
| 湖北省重点学科 | 1 | 202 | 应用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 2 | 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学院 | |
| 3 | 401 | 教育学 | 教科院 | |
| 4 | 503 | 新闻传播学 | 文法学院 | |
| 5 | 702 | 物理学 | 理学院 | |
| 6 | 703 | 化学 | 化生学院 | |
| 7 | 801 | 力学 | 理学院 | |
| 8 | 802 | 机械工程 | 机电学院 | |
| 9 | 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机电学院 | |
| 10 | 807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汽车学院 | |
| 11 | 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学院 | |
| 12 | 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自动化学院 | |
| 13 | 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学院 | |
| 14 | 814 | 土木工程 | 土建学院 | |
| 15 | 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生学院 | |
| 16 | 819 | 矿业工程 | 资环学院 | |
| 17 | 823 | 交通运输工程 | 能动学院 | |
| 18 | 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资环学院 | |
| 19 | 831 | 生物医学工程 | 新材所(生物中心) | |
| 20 | 837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资环学院 | |
| 21 | 1007 | 药学 | 化生学院 | |
| 22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学院 | |
| 23 | 1202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院 | |
| 24 | 1305 | 设计学 | 艺设学院 |
【武汉理工大学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起源于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2000年5月27日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
学校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95.3万平方米。并设有24个学院(部),建有6个独立建制的科研院所。师资力量同样也很雄厚,现有教职工5296人。现有本科专业100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
【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特色专业)
|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方向 | 批次 |
| 1 | 武汉理工大学 | 动画 | 动漫 | 第一批 |
| 2 | 武汉理工大学 | 通信工程 | 第二批 | |
| 3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第二批 | |
| 4 | 武汉理工大学 | 车辆工程 | 第二批 | |
| 5 | 武汉理工大学 | 矿物加工工程 | 第三批 | |
| 6 | 武汉理工大学 | 工业设计 | 第三批 | |
| 7 | 武汉理工大学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第三批 | |
| 8 | 武汉理工大学 | 轮机工程 | 第四批 | |
| 9 | 武汉理工大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第四批 | |
| 10 | 武汉理工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第六批 | |
| 11 | 武汉理工大学 | 土木工程 | 第六批 | |
| 12 | 武汉理工大学 | 物流工程 | 第六批 | |
| 13 | 武汉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第六批 | |
| 14 | 武汉理工大学 | 物联网工程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第七批 |
| 15 | 武汉理工大学 |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 节能环保 | 第七批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 1 | 武汉理工大学 | 矿物加工工程 |
| 2 | 武汉理工大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 3 | 武汉理工大学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 4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5 | 武汉理工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6 | 武汉理工大学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 7 | 武汉理工大学 | 车辆工程 |
| 8 | 武汉理工大学 | 汽车服务工程 |
| 9 | 武汉理工大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10 | 武汉理工大学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 11 | 武汉理工大学 |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
| 12 | 武汉理工大学 | 自动化 |
| 13 | 武汉理工大学 | 通信工程 |
| 14 | 武汉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15 | 武汉理工大学 | 软件工程 |
| 16 | 武汉理工大学 | 土木工程 |
| 17 | 武汉理工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18 | 武汉理工大学 | 制药工程 |
| 19 | 武汉理工大学 | 交通运输 |
| 20 | 武汉理工大学 | 物流工程 |
| 21 | 武汉理工大学 | 海事管理 |
| 22 | 武汉理工大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23 | 武汉理工大学 | 包装工程 |
| 24 | 武汉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 25 | 武汉理工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26 | 武汉理工大学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 27 | 武汉理工大学 | 航海技术 |
| 28 | 武汉理工大学 | 轮机工程 |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物流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国际化示范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