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作为一所土建类学科为特色的高校,它的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新生录取分数线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那么该校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安徽建筑大学完整版的学科评估名单吧。
【2023安徽建筑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首先,由于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安徽建筑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表现吧: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城乡规划学 | B- |
2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建筑学 | C+ |
3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土木工程 | C+ |
4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C- |
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安徽建筑大学共计4门学科入选,其中1个一级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具体如下:
B-:城乡规划学
C+:建筑学、土木工程
C-:材料科学与工程。
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安徽建筑大学学科建设详情】
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省级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名单】
(省级重点学科)
序号 | 省重点学科名称 | 一级学科 |
1 | 结构工程 | 土木工程 |
2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土木工程 |
3 | 城乡规划学 | 城乡规划学 |
4 | 市政工程 | 土木工程 |
5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6 | 材料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7 | 化学 | 化学 |
8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安徽建筑大学简介】
安徽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安徽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创办于1958年,历经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分校等办学时期,1986年复办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3年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目前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
学校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现有南、北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31亩,馆藏纸质图书170多万册,电子图书300多万册;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教师1242人,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2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136人,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768人。学校设有12个学院,现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
【王牌专业名单】
(2021年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 专业名称 | 级别 |
1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国家级 |
2 | 环境工程 | 国家级 |
3 | 动画 | 国家级 |
4 | 人力资源管理 | 国家级 |
5 | 地质工程 | 省级 |
6 | 通信工程 | 省级 |
7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省级 |
8 | 环境设计 | 省级 |
9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省级 |
10 | 会计学 | 省级 |
11 | 英语 | 省级 |
12 | 法学 | 省级 |
(其他类型重点专业)
序号 | 专业名称 | 优势专业类型 |
1 | 土木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 |
2 | 安全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3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4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5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6 | 建筑学 | 省级优势专业 |
7 | 城乡规划 | 国家特色专业 |
8 | 风景园林 | 省级优势专业 |
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 |
1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11 | 环境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12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13 | 环境生态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14 | 工程管理 | 国家特色专业 |
15 | 电子信息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1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省级优势专业 |
17 | 通信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18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省级优势专业 |
19 | 物联网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20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2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
22 | 应用化学 | 省级优势专业 |
23 | 应用物理学 | 省级优势专业 |
24 | 声学 | 省级优势专业 |
2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省级优势专业 |
2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省级优势专业 |
27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省级优势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