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学校农林学科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200强,是很多考生心目中比较理想的高校选择。有些小伙伴对于山东农业大学第五轮学科的评估结果都很感兴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山东农业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目前官方还未发布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网上有消息称,山东农业大学有2个学科进入“双一流”考察范围,当然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是要等待官方发布,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山东农业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如何: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山东农业大学 | 901 | 作物学 | B+ |
2 | 山东农业大学 | 902 | 园艺学 | B+ |
3 | 山东农业大学 | 904 | 植物保护 | B |
4 | 山东农业大学 | 903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B- |
5 | 山东农业大学 | 905 | 畜牧学 | B- |
6 | 山东农业大学 | 906 | 兽医学 | B- |
7 | 山东农业大学 | 907 | 林学 | B- |
注:据了解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山东农业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
山东农业大学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54年,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办学条件
山东农业大学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340.13亩,建筑面积114.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5亿元,图书馆藏书289万册,电子图书177万册;设有21个学院,96个本科专业;有在校生34262人,其中本科生2915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112人。有教职工2522人。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深造率平均在38%以上,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师资力量
山东农业大学现有教职工2522人,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25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全国专业技术杰出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其他国家级领军人才7人;“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1人,泰山人才工程专家60余人,其中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攀登专家5人、特聘专家21人、青年专家1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8人。
教学建设
山东农业大学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高峰学科”,4个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培育学科;1个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建设学科,4个省一流及培育学科,农林学科连续5年入选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400强,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