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可能很多小伙伴能猜出来它和电有关,但具体内容却不是很了解,该专业主要研究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信息采集和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像是智能电表、智能交互终端等都需要该技术的支持,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全国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哪些?
2023全国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表
我们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排名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方面: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
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学校有南京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河北水利电力学院、长春工程学院等。
以下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最新排名具体情况,以供大家参考: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天津大学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南京邮电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合肥工业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重庆邮电大学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专业档次 |
1 | 南京工程学院 |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 A++ |
2 | 厦门理工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2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2 | 长春工程学院 |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 A+ |
全国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最好大学推荐
1、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建校之初的电力工程系,196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和“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三个专业整体并入后,莫定了学院办学基础。经历搬迁、调整、合并和发展,2006年7月由原电气工程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本部设在北京,保定设电力工程系和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农业电气化7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三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33年成立的北洋大学电机系,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素以严谨治学、务实求真而闻名。先后培养出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高景德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培大院士,发电工程与设备专家梁维燕院士,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贺家李教授,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余贻鑫院士,电机工程专家刘锡英教授,通信专家周炯磐院士,数字通信专家李乐民院士,内燃机专家史绍熙院士,自动控制和系统工程专家刘豹教授,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终身院士何振亚教授,国际电机领域知名专家陈之藩教授,光纤通信专家杨恩泽教授,电视与图像信息技术专家俞斯乐教授,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专家王成山院士等一批专家学者,以及原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原天津大学校长吴咏诗、李光泉,原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渝钦,著名企业家荣智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各类杰出人才。
3、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办学历史始于1976年的电讯仪表专业,2005年由电子工程系更名为自动化学院。2018年学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学院更名为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学院现有6个宽口径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和能源动力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本硕博多层次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科研经费充足。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816篇,包括IEEE汇刊论文近40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前3%)10余篇。近年来,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各种奖项和荣誉10余项。
4、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始建于1946年,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力军和重要基地之一。学院现设有四系二中心: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工与电子技术系、电气与自动化系(宣城校区)、电气与自动化专业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五个本科专业,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二级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二级学科),还拥有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