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因为失误因此导致志愿没有被录取,那么这种情况下有一种方法可以补救,那就是征集志愿。关于征集志愿到底该怎么填报?是不是征集志愿只会录取第一志愿呢?怎样填报才能有把握被录取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一、什么是征集志愿?
高考征集志愿是指在高校招生计划没有录满后,考生有机会参与第二次志愿填报。当高校录取结束后,如果还存在招生缺额,学校会公布征集志愿计划,让考生重新填报志愿。在征集志愿阶段,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意愿重新选择希望被录取的大学或专业。考生填报多个志愿,按照先后顺序提交给招生学校。学校会根据考生的志愿和综合成绩进行录取,直到招生计划完成为止。高考征集志愿给予考生们第二次填报志愿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争取更理想的录取结果。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考生可以充分利用此机会来达成自己的教育目标和职业规划。
二、征集志愿是按第一志愿录取吗?
必须是第一志愿。
为确保第二志愿录取成功,考生必须在第一志愿学校中获得录取。第一志愿的录取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对第二志愿的录取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第一志愿学校时必须慎重。
通常情况下,如果第一志愿学校不接受调剂,这不会对后续志愿的录取产生影响,考生可以继续参与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第一志愿学校不接受调剂,可能会导致接下来的志愿失效。
因此,为了保险起见,考生应该仔细选择第一志愿学校,并在填报志愿时明确表达不接受调剂的意愿。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第一志愿录取成功,避免对后续志愿产生不利影响。
三、征集志愿怎么填才稳被录取?
1、设置志愿时需要考虑院校之间的梯度差异。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应综合考虑不同层次的院校。既要考虑选择有希望被录取的理想学校,也要选择与自己成绩匹配的学校。此外,考生也应考虑选择稍低分一些、保底的学校,而不是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
2、靠前位置填报最想就读的学校。
平行志愿按照考生分数优先、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如果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只有优先填报的那所才有机会收到档案。因此,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建议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3、注意招生院校和专业的特殊要求。
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招生院校和专业的特殊要求。如果不符合身体条件、性别、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招生要求,不要填报平行志愿。尤其是对于艺术类专业,通常对语文、英语等单科成绩有要求,考生应事先了解清楚。这样可以避免填报无效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