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不是985工程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创办于1917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属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北京协和医学院拓展介绍
一、学校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1917年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自1957年起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建立以来,开创了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最早的公共卫生实践,取得了“北京猿人发现”、“蛋白质变性学说”、“单体麻黄素提取”、“黑热病研究”等一系列重要成果,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属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二、办学规模
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共计拥有23个研究所(院、基地)、6家医院、7所学院、56个创新单元,集医教研防产为一体的国家医学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院校拥有两院院士24人、国家杰青39人;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有6个A类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其他国家级科研基地8个。院校有6所直属医院,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和皮肤病医院,集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于一体,形成了国内外闻名的医疗、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的临床医学体系。
三、学科建设
北京协和医学院开设的专业只有“临床医学”和“护理”两项,但是在学科建设方面却又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截止到2020年,学校共计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授权专业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专业点3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三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生物学、药学;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
国家重点三级学科: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骨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普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药用植物学;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
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神经病学、眼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转化医学;
北京市重点三级学科:外科学(普外);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护理。
四、科研成果
“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计4639项,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869项,占项目总数的61.8%;累计获科研项目资助额达7.8亿。
“十一五”初期(2006年)新中标课题经费达4.2亿;累计获各类科技奖励成果20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累计获准专利168项,获新药证书81项(其中一类新药证书9项);发表SCI论文1888篇。